打開購物網站,虎皮鳳爪、麻辣零食大禮包、網紅小餅干等玲瑯滿目的零食填滿了網站界面,口味豐富,令人垂涎欲滴。不久前,食品伙伴網行業(yè)研究中心的一項分析顯示,2013-2019年中國休閑零食行業(yè)復合增長率達6.7%,預計休閑零食行業(yè)將保持6%以上復合增長率,2020年休閑零食銷售額將接近3萬億元,2025年有望突破4萬億元。
記者了解到,疫情期間,人們居家抗疫假期延長是零食企業(yè)銷售增長的關鍵。眾多零食企業(yè)依靠線上低成本獲客激增。各零食品牌借勢拉新、留存、轉化流量,待疫情過后沉淀為長期活躍粉絲、提升復購和客單價。
多位業(yè)內人士表示,零食消費旺盛,成為“宅經濟”的鮮明特征,其背后是中國經濟旺盛的消費活力。零食正在成為消費“新剛需”,既是特殊時期生活方式變化使然,更蘊含了消費升級的長期趨向。
在“后疫情時代”,各零食企業(yè)在搶占市場方面也面臨著眾多困難。對此,中國食品產業(yè)分析師朱丹蓬在接受《中國產經新聞》記者采訪時表示:“品質、品牌、服務體系以及客戶的黏性決定了休閑零食企業(yè)在日后如何去盡快搶奪整個市場的份額?!?/div>
隨著消費升級步伐的加快,整個消費市場個性化和多元化消費趨勢更加明顯。根據國家民政部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,2018年我國單身成年人2.4億人,這就顯得單身經濟更為火熱,也為休閑零食企業(yè)提供了更多的機遇。
也有業(yè)內人士認為,具體到休閑零食行業(yè),這種多元化需求更加明顯。例如,有滿足早餐場景的王飽飽,也有一些傳統線下餐飲店進行研發(fā)的方便速食的懶人小火鍋,各式各樣的休閑小食品,玲瑯滿目。
而“嘗鮮”更是成為了眾多零食愛好者的首選,種類豐富的“網紅食品”為大家的生活帶來了更多樂趣。
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零食消費的態(tài)度也越來越趨向于開放,不過他們也更加注重零食的健康屬性。家住北京的付女士告訴記者:“原本不愛吃零食的我,卻深深被各類堅果所打動,尤其是各種經過深加工的堅果,不僅味道好而且很健康,能夠補充我們每天所需的膳食纖維,對于像我這樣既想保持身材又想解饞的消費者來說非常受用。”
在大家都在拓品類、搶客戶的同時,休閑零食行業(yè)一度陷入同質化嚴重的局面,價格戰(zhàn)成主流,眾多商家苦不堪言。
朱丹蓬表示:“產品的同質化一直是休閑零食行業(yè)面臨的最大難點,像良品鋪子的高端布局、恰恰食品以及來伊份的先戰(zhàn)布局就非常值得學習,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抓住了消費端的剛需,這些企業(yè)就能夠享受到差異化所帶來的紅利。”
市場未來更加廣闊
季節(jié)變化對零食消費的影響,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消費市場的旺盛。
蘇寧易購大數據顯示,近一個月,蘇寧超市冷飲銷量同比增長253%。其中,雙黃蛋雪糕、椰子灰冰激凌等新品網紅零食雪糕備受“90后”消費者追捧。
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萬喆表示,零食消費增長體現了中國經濟巨大的內需活力。從需求端看,零食作為傳統意義上的“非剛需品”正在向“剛需品”轉型,人們對零食花樣翻新的需求越來越強,要求越來越高,這就體現出消費能力的旺盛。從供給端看,零食業(yè)蓬勃發(fā)展也伴隨著產業(yè)自身的升級,不同零食產品的細分程度越來越高。來自全球各地的特色小吃、飲食能通過更加先進的包裝技術和物流渠道送到千家萬戶。這些都支撐了零食消費市場不斷壯大。
零食消費市場的迅猛增長也得益于互聯網的發(fā)展。低成本獲客線上流量激增,是借勢運營流量的良機。不久前,返利網上線“吃貨星球”頻道,設置了“非嘗大牌”、“口碑榜”等版塊,每天為用戶精選全網的大牌折扣好物、美食尖貨。
據“吃貨星球”頻道信息顯示,頻道里的所有商品,專享優(yōu)惠券之外,還能疊加使用吃貨補貼。返利網相關負責人告訴《中國產經新聞》記者:“吃是人們最基本的需求,‘吃貨星球’的上線,旨在為消費者提供品質實惠的美食。”
有業(yè)內人士認為:“今年以來,消費者分享熱情高漲,通過主播帶貨、社交平臺網友種草等涌現出很多網紅零食,蘇寧超市的螺螄粉供不應求。在技術驅動消費的趨勢下,企業(yè)需要不斷優(yōu)化服務模式,加速數字化建設以適應新的市場需求?!?/div>
未來休閑零食市場十分廣闊,但打破零食市場的商業(yè)周期是擴展市場的重中之重。朱丹蓬認為:“其實,整個中國的休閑零食,已經進入了成熟期。在成熟期的表現是規(guī)?;?、同質化,這已經是主流的標簽了。所以來說如何打造差異化的優(yōu)勢,如何在品質品牌服務體系以及客戶黏性等方面進行新的突破,將是整個休閑零食未來增長的一個工具以及途徑。”
對于未來零食市場的發(fā)展趨勢,萬喆認為,行業(yè)發(fā)展的空間相當大。一方面,疫情影響下,很多人對于外出飲食有顧慮,居家工作的時間也更多;另一方面,人們對于美食的需求有增無減,這就意味著同質化的零食產品競爭力必然下降,有特色的零食迎來更多發(fā)展空間。同時,在電商助力、直播帶貨、物流便利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,零食也不再只是一種簡單的佐餐食物,而是和網絡娛樂、社交活動緊密地聯系起來,商家的營銷方式也花樣翻新。